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经院新闻 - 正文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开启了我国进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指引了方向。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专业手段和制度安排,既要自发地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又要自觉地发挥自身特有的功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粮食安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条件,是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是人民群众生存发展和追求更高质量生活的基本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新战略,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当前,由于以“俄乌冲突”为代表的国际形势的不稳定和疫情等因素带来了粮食生产流通成本不断上涨,全球面临粮食不足危机。在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八连丰”,但是也面临成本粮食生产上升、耕地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农民种粮积极性不够高等问题。党中央进一步把粮食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法》重要内容和“六保”重要任务,主粮作物是疫情下粮食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农业生产是“粮食安全”的基础条件。但是,农业生产既面临各种极端天气和病虫灾害等自然风险对粮食单产的影响,也面临“谷贱伤农”的市场风险,给农户带来“种粮低预期收入”,导致其降低种粮积极性。同时,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农产品附加价值的提升,农业生产经营面临新型风险。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产量风险和价格风险、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结构转型升级、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近几年,在政府高度重视和财政支持下,农业保险发展规模快速扩大,为“粮食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保障功能。2018年实现保费收入572.65亿元,承保作物面积11.12亿亩,全国农险承保的农作物品种为270余种,基本覆盖了各个领域。2008年以来,农业保险累计向3.6亿户次支付保险赔款2400多亿元。2021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为965.18亿元,同比增长18.4%,为1.8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共计4.78万亿元。农险风险保障比例逐年提高,从2018年以后达到56%以上,2021年达到64.16%,风险保障水平已经超过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业保险现代化建设要以科技为手段,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提升农业风险保障水平: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农业灾害治理和保险保障体系。其次,对农业生产进行科学的风险区划,为农户提供精准公平和高效的风险管理管理和保险服务。第三,不断扩大保障范围。在物化成本保险的基础上,夯实完全成本保险,探索发展并扩大产量保险和收入保险,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适当的保障手段。第四,优化承保模式,创新设计分层保险、触发式保险、伞形保险等新型保障方式,提高保险服务水平。最后,与当地相关部门一起探索设立“超额产量”激励机制,对产量大户进行奖励。通过正向激励与保险(负向)损失补偿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农户种粮积极性和“粮食安全”。


上一篇: 集思广益聚合力 奋楫扬帆再出发——写在必赢线路检测中心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之际

下一篇: 必赢线路检测中心举办“资产泡沫、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青年学者学术沙龙活动